映象网汝州讯(记者 杨增强 实习生 陈蒙乐)5月11日上午,“豫赣大地情 共筑中国梦——汝州·都昌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书法精品展”在汝州市融媒体中心开幕。
此次书法作品展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的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书法展共展出102幅作品,其中汝州书法家作品51幅,都昌书法家作品51幅。展出的作品,题材丰富、个性鲜明、流派纷呈,均是汝州、都昌两地书法大师们的精心佳创,代表着当前汝州、都昌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示了当代书法艺术的魅力,对提升汝州、都昌两地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汝州、都昌,作为中原文化的重镇和赣鄱文化的高地,一衣带水、一脉相承,自然景观多彩绚烂,人文历史厚重辉煌,孕育了上古名士广成子、食疗鼻祖孟诜、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东晋大司马陶侃、宋代抗金名将刘琦、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程颐、程颢、陈澔等一大批理学名家。汝州市、都昌县人杰地灵,令李白、谢灵运、陶渊明等一批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惹得古往今来的名人大家纷至沓来:王勃、谢灵运、苏轼、苏辙、黄庭坚、文天祥、洪迈等都曾为汝州和都昌的美景点赞,这些佳作或题诗于壁,或刻字于岩,或作文在卷,或遗迹在山,其雪泥鸿爪和汝州的汝帖一样至今仍清晰可见,诞生豫赣大地上的汝瓷和曲剧、都昌帮窑及古语等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汝州、都昌目前都在积极推进“中国书法之乡”的创建工作,两地书法爱好者众多,渐成“显学”,在汝州市委、市政府和都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两地习书之风蔚然,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摹帖临书,汲取领悟书法传统文化中的芳华与精髓,感受中华先贤的崇文与重道、韧性与倔强。书法开启了汝州和都昌人新时代的生活模式。
(汝州新闻热线:0375-7071610 ,投稿邮箱:ruzhou@hnr.cn。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春天的硕平花海,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紫色的芝樱象地毯一样,铺满了整个山坡。这个夕日以“网红桥”驰名天下的景点,今日再次用满山红妆笑迎天下。
“俊峰兄弟,感谢你对我们一家几个学生的照顾和帮助,谢谢……”3月19日,汝州市庙下镇北刘村贫困户霍双霞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帮扶责任人秦俊峰手中。
汝州市人民医院38岁的护理管理部副主任及ICU护士长靳彩娜是此次支援湖北的汝州护理“娘子军”领队。
自3月6日至11日,汝州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长坡率先垂范,其他班子成员分成六组,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员额法官深入律师事务所、辖区企业、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就优化营商司法环境征求意见、建议。
3月12日一大早,贫困户张好霞匆匆来到汝州市夏店镇政府大院,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打扫卫生,忙碌而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汝州市紫云路街道划归城市管理区后,农业发展相对不再是居民主导产业,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成了群众增收的主要选择,很多因病、因灾致贫的家庭更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来脱贫致富。
近年来,汝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局率先推行交通执法力量下沉,强化与乡镇政府联合执法、联动执法,改集中执法为分散执法,实现了交通运输执法职能全覆盖,有效解决原有执法职能单一化、执法覆盖不到位等问题,执法效率同期比提升35%。
让绿满米庙,誓将荒山变“金山”。今年以来,汝州市米庙镇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创新思路,克难攻坚,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950余亩,完成廊道提升500亩。
春风含笑柳如烟,致富花开桃花艳。连日来,沿着汝州市城垣路一直往北,跨过梦想大道,远远望去一片桃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