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汝州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吴改红 刚鑫雨)宽阔的马路、风格清新的单元楼,几个孩童在小区空地上追逐嬉戏,不远处塔吊林立,那是正在建设的新楼房……10月22日,位于汝州市夏店镇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荆润新居里,一个现代化的安居小区峥嵘初现。
傍晚时分,记者遇到了下班归来的甄梅芳。她是首批入住荆润新居的农户之一,老家在甄窑村,今年2月份搬来后,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夏店镇中心幼儿园当代课老师。
“待在老家哪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离家近又不累,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比也不差什么了。”甄梅芳将刚装修好的屋子布置得非常温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一应俱全,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家人脸上都带着甜蜜的笑容。
“这个扶贫搬迁小区的位置在我们镇可算是绝佳地段,马路对面不远是镇政府,又紧邻学校,出门还有大游园,现在一期建成的10栋楼马上要住满,入住率差不多有90%了。”夏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杨萌帆说,“为了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小区在选址时下了一番功夫,靠行政区、靠卫生院、靠学校、靠游园、靠主干道,几个标准样样都考虑到了。”
据杨萌帆介绍,荆润新居的居民分别来自5个贫困村,搬迁之前,大都生活在山大沟深的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夏店镇动员愿意搬迁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从签订协议到选房、确定搬离时间,每个环节都按照群众的意愿来推进,让大家有参与感,高高兴兴地迎接敞亮新生活。
今年28岁的贫困户李雷雷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父母年迈多病,多年来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改善。在他的老家,整个自然村只剩下5户人家,吃水用电都不方便,最重要的是,孩子上学非常艰难,最近的小学离家有几里地,还全是山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就上不成学了。他和妻子早有搬家的意愿,奈何经济条件不允许,得知扶贫搬迁政策后,他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报了名,现在已经搬到新家3个多月了。在李雷雷看来,易地扶贫搬迁为贫困户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好机遇,搬来之后,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赚钱门路广了,至少可以少辛苦十几年。搬出大山天地宽。
近年来,汝州市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该市发改委牵头下,十三五期间,共启动建设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贫困群众2103户8112人,同步搬迁非贫困户299户1199人。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汝州新闻热线:0375-7071610 投稿邮箱:ruzhou@hnr.cn)
石井村位于荥阳市崔庙镇南部,山多地少、干旱缺水。全村11个村民组、442户,原有贫困户87户。2018年10月,荥阳市豫龙司法所所长宋知航被荥阳市司法局党组选派为驻石井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走村入户,足迹踏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他传经送宝,致力于全村人的脱贫攻坚,他为石井村插上了致富腾飞的翅膀。
5月12日上午,阳光明媚,荥阳市刘河镇申庄村“小神农”乐园的草坪上热闹非凡,申庄村的孩子们几乎都来了,在“大姐姐”的带领下,他们围着两名黄头发、白皮肤的大高个好奇地看个不停,原来这里正进行着一堂别开生面的“外教课”。
10月11日,三门峡市湖滨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湖滨区消费扶贫专场”活动。
10月11日,三门峡市湖滨区召开扶贫项目专题会议,通报省、市在项目督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反馈情况,听取该区各乡街道2019年扶贫项目建设、审计情况及下步问题整改的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工作。
10月23日,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南梁村迎雪红冬桃园里,来了一批志愿者,帮助采摘、购买、销售桃子。
8月14日,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吕良涛、菜园乡党委书记薛吉冰一行专程来到三门峡市教育局,将一面写着“帮扶共建促脱贫,心系群众立功勋”的锦旗,送到该局领导曹长春同志手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湖南省新田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办农业、大修水利,赢得了毛主席“南有新田”的赞誉。“这是新田富硒黑皮花生,属于彩色花生的一种,
5月10日上午,由中牟县黄店镇党委政府联合映象网、郑州晚报开展以“书记带货、记者代言、 黄店优品 、助力扶贫”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在中牟县黄店镇段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拉开帷幕,来自段村和周边的群众、蒜农以及各路赶到的爱心人士齐聚现场,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爱心”现场销售。
据悉,湖滨区五个乡(街道)组织贫困村、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参加了今天的消费扶贫爱心大集市,全区帮扶干部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为脱贫攻坚奉献爱心,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为弘扬社会主义价核心值观,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动能,树立一批可敬可学、可亲可信的扶贫扶志先进典型,邮储银行商水县支行党支部联合汤庄乡铁炉村党支部开展了扶贫扶志弘扬正能量先进人物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