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汝州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冯琳轲 宋乐义 郭营战)脱贫攻坚越深入,越需要加强基层党建。在贫困山区,村里老党员多、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多,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何让党员走在前、干在先,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给出了答案。
陵头镇朱沟村是省级贫困村,因为没有支柱产业,集体经济薄弱,过去的脱贫多为“救济式”“分红式”“输血式”模式,贫困群众实际参与度不高,群众有依赖思想。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够,缺乏战斗力,没有把党员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建生根,才能破解扶贫困境,拔掉穷根。”省信访局综合调研处副处长、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红军说。
“2017年省信访局驻村扶贫以来,我们村经常组织村‘两委’干部讲政策、谈形势、谋前景,推动村组干部在团结上带好头、顾大局,在工作上多通气、多补台。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积累和教育引导,村‘两委’班子思想觉悟提高了,能力水平提升了,也更有信心和决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了。”村主任郭长明说。
朱沟村在继续完善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的同时,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建好用好朱沟村党员活动微信群,引导党员在线探讨交流,为朱沟村产业致富、社会治理等事务出谋划策。借鉴先进地区的“一编三定”经验做法,按照政策宣传岗、发展致富岗、脱贫攻坚岗、监督管理岗、倡导新风岗、民事调解岗、人居环境岗7个岗位,为全村46名党员设岗定责,并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当楷模”活动和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定期通报表彰,比出奉献、评出干劲。
“尽可能让在家的、有能力的党员都参与到村里的工作中,让老百姓有困难第一个想到找身边熟悉的党员帮助解决,真正发挥党员‘走在前、干在先’的先锋模范作用。”王红军说。
2018年底,朱沟村正式退出了省定贫困村行列。今年1月8日和3月3日,在国家和省里两次扶贫工作年度考核中,朱沟村作为被检单位,总体工作得到充分肯定。朱沟村也由落后村,变成了汝州市“三星级文明村”“三星级人居环境示范村”。
朱沟村在党建引领促脱贫方面的积极实践,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汝州新闻热线:0375-7071610 ,投稿邮箱:ruzhou@hnr.cn。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门峡市湖滨区自然资源局深度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坚持把林业生态扶贫作为中心工作,对贫困地区推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组合拳,有力推动和保障了该区高质量脱贫。
7月15日上午,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暨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工作会议,该乡党委书记吴秀梅出席会议并讲话,乡班子成员、全体干部职工、各村支书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2019年,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优质果品由增量型向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将红梨作为全乡致富的新兴产业。
近日,三门峡市贤诚汽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相伟投入资金1.3万余元带为杨洼村群众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照明设施4个。
从一名战士到公司总经理,变的只是角色,不变的是王喜歌对村民、对社会的担当。在他的影响下,王喜歌身边同龄的创业者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扶贫中,为支持湖滨区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商丘师范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不仅着力发挥好自身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而且也高度重视发挥好学校党建、宣传、统战优势,把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全方位,坚持“精准”方略,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努力以基层党建的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高质量,实现了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双推进、双加强、双提升的生动局面。
收蒜、修剪、分拣、装袋……5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尉氏县大营镇三户赵村的农田里,村民群众和帮扶干部正在抢抓农时采挖蒜头,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丰收忙碌的景象。
7月15日,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红梅,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郭建体到灵宝市五亩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8月14日,灵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高风到西阎乡干头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西阎乡党委负责人杭战刚陪同。
7月13日,灵宝市涧东区召开脱贫攻坚政策暨灵宝帮扶通APP操作培训会,贯彻落实三门峡市脱贫攻坚双周视频点评会精神和灵宝市行业扶贫政策培训班要求。